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福建启航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

福建全省及各地市,各类常规市场调查项目执行

网站公告
启航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(“启航研究”)是独立的专业性市场调查研究机构,它运用现代化调查手段,侧重于为市场导向型企业提供调查服务。启航初创于2006年,是由一群有梦想有激情的高校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团队,主要工作是培养社会精英与商家项目对接。历经多年整合于2008年公司正式,确立了以市场调查为公司的核心项目,正式注册更名为启航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,目前已有成熟的市场调查机制和覆盖全省的市场调查网络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,创造品牌价值!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王克富
  • 电话:0596-6979992
  • 邮件:wkf@analysisdecision.com
  • 手机:15280626317
  • 传真:0596-6979992
荣誉资质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有效收集信息,避免信息过载?
新闻中心
如何有效收集信息,避免信息过载?
发布时间:2017-05-03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《为什么你的生活总是一团糟》。

 

文章发出之后,许多朋友在后台留言,表示深有共鸣。同时,也有几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:

 

是不是获取信息和资讯时,都要以“有没有用”为标准?那如果暂时对自己的工作、生活没有实质帮助的,是不是就应该放弃?这样会不会过于“实用主义”?

 

其实这样说,是有点理解偏差了。

 

我在那篇文章里强调的,不是“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用”,而是“以我为主”。

图片1
 
 

什么是以我为主呢?简单来说,可以分成下面三类:

 

  1. 我感兴趣的,愿意去深入了解的;

     

  2. 恰好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的;

     

  3. 对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。

 

这里面,最重要的,其实是第一点。

 

只有你真正感兴趣,愿意去深入了解、分析、思考的东西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。

 

进一步说,也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,你才愿意去打开、阅读。否则,如果只是觉得“将来可能有用”的话,它的下场很可能就是,躺在你的收藏列表里积灰,永远被你遗忘。

 

生命如此短暂,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,为什么不用在更加重要、更加有价值的事物上面?

图片2
 

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,对获取和收藏的信息进行高效地利用,避免信息的冗余和过载?

 

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坚持“日事日清”:

 

每天收集、获取到的内容,争取在当天之内将它们消化利用完毕,尽量不要延误。一延误,就很容易造成冗余。

 

当然,实际应用中,很多人做不到“每天”。那可以自己调整一下时间范围,像我自己,就是以每周为一个周期。每周都会定期拨出一段时间用来检视:

  •  这周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?如何将他们变成自己的知识?
  •  这周有些什么新的点子和创意?它们可以如何运用?
  •  这周获得了什么新的渠道?它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?可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? 
  •  这些有些什么新的短期目标?它们可以如何安排和规划? 
  • ……

 

具体来说,我会采取如下的方法:

 

一、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

 

大多数信息过载以及时间的滥用,都来自于一种情况:就是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,无休止地点着“下一篇”、“下一条”,迷失在互联网为编织的信息网络之中。

 

因此,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,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。

 

一方面,这会迫使你对信息进行审视、观察,只有保证感兴趣、有价值的信息,才会进行收集。

 

另一方面,通过每周的定期检视和吸收,又会反作用于信息的收集——如果你觉得这周的信息太多了,没法有效利用,那下一周开始,是不是就可以稍微节制一下?

 

二、精简自己的信息渠道

 

对于我来说,无论是下APP、关注公众号,或者收藏新网站,都会设定一个期限:

 

如果在期限之内,我仍然觉得这个渠道不能给予我足够的价值,那我就会把它清掉,不再占用自己的认知资源。

 

我有一个习惯,当新关注了一个公众号,会置顶一段时间:如果在这段时间内,它推送的文章都很难引起我的兴趣,那我就会取关,反之则取消置顶,将它留下来。

 

 

借由这个过程,让自己关注的渠道“流动”起来,对它们进行观察、管理、筛选,只留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。

 

这样,可以迫使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有用的渠道上面,减少注意力的分散。

 

三、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流程

 

简而言之,就是使用合适的工具,建立一套流程,让自己在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时,可以及时、高效地将其收集起来,再统一进行消化吸收。

 

谈一谈第三点吧。

 

我主要关注两类信息的收集。

 

一是自己想到的点子、创意、想法,以及想去的地方、想做的事、想体验的活动,诸如此类。

 

二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。比如公众号的文章,新闻客户端的内容,书上和杂志读到的片段。

前者的话,我习惯使用印象笔记。

 

很多人会将印象笔记用来做文摘,收集文章,但这样其实会导致它变得臃肿。对我来说,用印象笔记来收集碎片化的文字、照片、录音,是比较便捷和高效的用法。而且同步也很方便。

 

如果你的内容以纯文字为主,也可以试试Simplenote,有段时间使用率非常高。无缝同步,支持Markdown,缺点是无法保存图片。

 

后者的话,我之前用过一系列“稍后阅读”APP,比如Instapaper、Pocket,以及前段时间特别火的Raindrop.io。

 

大抵就是这样:

 

对于碎片时间想到的内容,用印象笔记做记录;

 

对于手机和电脑浏览时看到的优质内容,收藏起来;

 

然后,到每周的检视时间,再用Onenote做整理和内化。

 

这也一来,就可以保证对所有获取到的信息,都能进行有效的利用。

 

分享按钮